我們生長的文化流行第一時間否認情緒的產生。開心被責難「在炫耀」;流淚被責難「沒有抗壓性」;生氣被嫌棄「自我管理有問題」;激動叫做「無法就事論事」。過於追求效率地獲得他人好印象的策略之下,變成一個推崇淡漠,針對自己的需求表達通通最後變成「我不排斥」、「也可以」這種感覺自我無特別需求,可以代表平穩的詞。人在長時間的往復下變成了「心理失控」,更簡單的話就是「情緒上的營養不良」,你明明已經餓到不行,卻還要告訴別人「我才不餓,我很好。」
我們似乎不鼓勵探索情緒生成的過程,結果才是重要的,你因為得到一個獎項欣喜被讚美是合理的,但若拼盡全力輸了比賽卻得遮遮掩掩假裝自己沒參加過,這很奇怪。而阿德勒的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似乎也讓部分鍵盤諮商師主動歸因:「你感覺一直在瘋狂讚美自己,肯定是自大/自卑吧?」一句可能是你的童年陰影、沒發現的自己,迅速地掐滅探索的幼苗。
前幾天跟朋友討論了工作上的解決方式,他先初步描述狀態,有點困頓自己有情緒很不專業,我告訴他:「你所有的情緒都是對的,本來就應該表達你的感受,還有你是真的很厲害。」有人會說這是被接住的感覺,但比起接住,對比過去總是被忽略,更深入的感受也許是當事人「情緒被肯定了」。
你要堅持做出對的選擇要靠意志力去選擇「需要」,而不是「想要」,當意志力被消耗殆盡,你是不可能好好地與自己疲憊的心靈相處的,更何況去冒險尋找情緒為何誕生。假使今天情緒狀態不好,先好好地一個人安靜下來,探索情緒為何生成,也可以問問 ChatGPT4,他們很棒,我有訂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