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: 讀者信箱|迷茫的另一個名字叫「禮物」,成長的過程總是夾帶不適

相信上天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,它能幫助你降低成長的不適

Joyce Yeh
Jun 10, 2024
終於有了專屬封面!

Hi Joyce,

以前的我靠著工作的成就、貢獻,覺得生活很有動力,每一天都有挑戰性,但是過去工作壓力卻可以大到讓我一夜白髮半顆頭。後來我換了一家公司,我沒想過優渥的薪資與合理的工時居然反而讓我每天懷疑起自己,每一天都在自我價值感中拉扯,猶豫去留,因為我感覺自己很沒價值。

如果你問我回去以前的職場好不好?答案是:「不要」,因為真的壓力太大也太痛苦了⋯⋯我現在很努力調適,把自己變成「放在哪都可以人才」,同時我也利用其他時間進修讓我變成理想中的模樣。

雖然現在也慢慢把工作跟生活平衡了,但偶爾還是無法釋懷。我想請問有這種想法很奇怪嗎?還是我生病了?我感覺我現在好像也不是很想要錢⋯⋯

By Lucy

這種想法很奇怪嗎?你並不孤單。

無論你身處在哪裡,哪怕是極度重視團隊的公司,一定會有人追求個人的肯定與高層認同,而且最好是越瘋狂越好。

若你現在處於的環境有機會能得到巨大的讚美,這個只會更讓人撕裂,好似得不到的你變成了「毫無價值」。

為了追求位階差的掌聲,我們將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瘋。

而面對其他的事情,在以往功利主義且工作至上的觀念裡,生活出現什麼狀況,似乎都只要用課業很忙、公司加班或老閱要求等原因,就能作為所向無敵的擋箭牌,家人也會一致認為:「怎麼這麼晚回家呀?喔!是工作很忙加班呀?那沒關係!有忙就好。」或「最近怎麼一臉憔悴?原來是老閱要求應酬啊,那沒關係,因為是老闆嘛!所以就忍耐一下吧!」

似乎有很多說不清楚的焦慮,永遠只看得見自己做不好的地方

我也曾是這其中的囚徒,後來摸到自己的天花板以後,才意識到想成為「理想中的自己」需要無法估量的失敗經驗,也需要很多悲傷的故事。

在這之中時間的投入是不可動搖的,沒有沉澱是看不見清澈的河

當理解這些事情以後,也很感謝過去自己魯莽的焦慮,還有願意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,但也讓我看見了視野以外的世界,所謂的能力不單是技藝方面,能否堅持到底的毅力,還有影響冷靜的心理耐受力。在職涯這條路上走得越遠,跨過多的檻,才意識到內在成就也必須與外在成就對等,因為身體與心理狀態富足且健全比什麼都重要。

當理解這些事情以後,終於明白為何過去有那些魯莽的焦慮,我開始願意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,這也讓我看見了視野以外的世界,理解到所謂的能力不單是技藝方面,還有能否堅持到底的毅力,以及影響冷靜的心理耐受力。

職涯這條路上走得越遠,跨過多的檻,才意識到內在成就也必須與外在成就對等,因為身體與心理狀態富足且健全比什麼都重要。

很喜歡職場上的同事曾經分享過的一句話:

「只要妳願意,世界的資訊將會源源不絕地為湧入。」

那一刻起,我終於意識到何謂的內在成就,明白了過去的自己為什麼不平衡,以前一直都在追逐外在成就的我,只因為太過渴望成為 23 歲所期待變成的模樣,而忽略了現在的自己近 30 歲真正所需要的事物。

原來,我的世界需要主動為美好的事物打開一扇門,允許他們進入。

當我能與自己的焦慮和解,我也將成長為一位更成熟的大人。

若現在的你對於迷茫感到不舒服,這是很值得為自己掌聲的事,因為任何一個迷茫都代表你正在成為更成熟的人。

成長的過程需要不間斷地拉扯,過程是會有點不舒服,但我們可以每一天重複告訴自己:「長大了、成熟了,我變得更好了,我很棒!」

希望這些內容多少能降低你在成長過程中的不適,祝福未來的你更加閃耀。

--

--

Joyce Yeh

興趣是料理,還在挑戰怎麼洗衣服,我不喜歡。正在寫一本書給乾兒子十年後看,叫做《當你相信任何事情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