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者來信Re:|連續七年的跳槽與升遷,我的身心已經來到極限,為什麼我失去了生活的掌控權?

恭喜你遇到了一隻珍稀・瓶頸獸,先躺好,有力氣再來扁他。

Joyce Yeh
Apr 27, 2024
瓶頸獸 by ChatGPT4

Hi Joyce,

您好,已經看過很多您分享的文章,也會從您的 Instagram 動態上看到閱讀書本的心得分享,特別是商業的部分,有時候心得我也很有共鳴,想請您推薦跟商業有關的書給我。

我本身是已經從事 7 年的業務 / BD,在未來的日子裡,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位 Fit in 各種場景的 BD (比如協調者/資源放大者),但目前我的生活與工作上都有點被齒輪卡住的感覺。

想知道在這種極端狀態下,還有什麼樣的角色是可以突破的,比如可以變成「遇到狀況,心態能足夠穩定」,或是那種能「看懂趨勢找位置」,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選擇「所對應的賽道」。

我寫得很凌亂,希望這些資訊都可以讓您更了解我目前的想法與狀態。

By Tim

Hi Tim,

嘗試找方法解決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生活態度,Great!

這些問題可以拆分成各種議題來討論,我們先針對你所需要的部分,來逐步思考如何讓你拿回對生活的掌控權。

第一步:先「真的知道」目標是什麼,才能對症下藥

首先,生活與工作卡住代表目前腦中可用的有效資訊量不足,也許你很努力嘗試很多東西,但可能很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,或是沒搔到癢處

這個階段你需要先拿紙跟筆寫下最煩惱自己的三件事情,假設移除後自己可能會產生什麼改變,比較容易靜下來。

想拿回生活的掌控權,得「針對目標」進行管理。

得先「真的知道」目標是什麼,才能進行對症下藥,以上是第一步的基本心法。

知道目標後,第二步是「專業不能存有僥倖」

第二步我們來針對你的專業需求:

「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位 Fit in 各種場景的 BD (比如協調者/資源放大者);看懂趨勢找位置;了解自己的優勢選擇所對應的賽道。」

在面對專業的第一件事情是:「不能存有僥倖」。

如果想要成為的是這樣的角色,你列出的模樣代表

1. 必須對各種商業情境有廣泛的認知

2. 並且在進到情境以前,清楚明白每個交易的「本質是什麼」。

比如以成交為例,每一樁合作案成功不能以:「幸運、我也不知道」來回答。要很清楚知道客戶們的「需求」是什麼,你成功完成「銷售」的契機點是什麼。

「銷售」是可以複製的科學,清楚了解原理跟流程很重要,哪怕受客戶喜愛,都要清楚明白客戶「為什麼喜愛」,絕對不能以「自我感覺良好」進行交易,這會變成商業戀愛腦,Nooooooo!

第三步:善用書本為「專業常識」打底

完成第一步與第二步的「基本心法」跟「基本功」,再來第三步我們可以用書本來補足「專業常識」。

我們先為商業常識進行打底,很推薦劉潤的《底層邏輯》,既簡單又好讀,可以快速複習許多商業決策點的邏輯;再來了解商業演變趨勢可以看劉潤的《商業簡史》,短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商業模式會長成這個樣子。

2024年完食,覺得好讀又有趣!

另外不管是哪些書,我們著重在看概念就好,十分不建議按照作者的生活方式來當圭臬操作。許多書本都會提倡某些特定大佬的生活方式,也許是一定要工作 14 個小時,或是以公司為家,但這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模式。

變強有很多方式,選擇最適合你也最好維持的那條。

大佬們也是一路琢磨,在特定的時空背景與壓力之下,才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生活模式。

完成常識打底後,第四步是執行面的模擬。

你想成為的模樣一定會經歷跟 C-level 大量交易,這是你專業的職涯道路上一定會遇到的關卡。Margaret 《外商 CEO 內傷的一天》這本很真實也很淺顯易懂,可以簡單明白上位者會因為什麼事情煩惱,無論是「公司內部」還是「公司外部」,進一步知道 C-level 們可能會有什麼「需求」。

2024年完食,好笑又寫實的書

尋找需求的專業術語叫做「痛苦鏈」,你可以把它看做我們所謂的「痛點」。

處在交易環節中的每個人都有「痛點」,以「痛點」探尋作為交易的起點,理解所有的「痛點」在各層級中的流動。

所有痛點的最大公因數就是「需求」。

如果對這個有興趣可以閱讀《Solution Selling Fieldbook》a.k.a. B2B 業務聖經,但暫時不建議在現在的階段閱讀。

過於複雜與極大量的模擬演練是這本書的優點,若能搭配大量的實務操作與行前會後檢討能更好地理解。當你的內核足夠穩健、有足夠的信心與時間可以拜讀時,我非常推薦拜讀業務聖經,將會突破對於「談判工具」與「交易技巧」的認知。

最後一步:建立「心理抵抗力」,強大的「內核」是所有交易的基礎建設

第五,也是最後一步,則是「心理抵抗力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內核」。

我非常推薦可以聽 YouTube 上《洛克斐勒家書》還有「巴菲特」的相關推薦,一個是世界最強大的家族的家訓,另外一個是活得很久的成功活歷史。

洛克斐勒的家書會告訴你:

「只要相信能做到,你一定能找到解決之道」

「沒有責難、拒絕藉口」

「恥辱是一種動力,忍耐是一種策略」

在你前行的過程中遇到了任何迷惘,你都知道這些只是過程中必經的心魔。

而巴菲特會告訴你:

選定好目標長期累積,重複執行,要做投資就要做「長期價值投資」。

讓你能夠堅定不移地持續投入,不會再懷疑自我,並在日日的累積中感受到逐漸豐盈的未來。

兩位都是等同於信仰般存在的人物,反正商業之神說什麼先拿來膜拜,真的在遇到迷茫時會走得比較快,信仰是很強大 der。

最後的最後,清楚明白每件事情都有例外

當我們這些都做到以後,你成為了打工皇,真的所有賽道與風口都能隨意跳轉嗎?(我不是打工皇,是坐我隔壁的打工皇跟我說的,她很愛看推理小說)

記得每件事都有例外,我們可以參考「台灣經濟部數據」,台灣一共有80% 的人口選擇就業,失業率約是 3 %,剩下的粗略可算只有 17% 人口選擇創業。

也就是說無論你把腦袋削得再尖,你最多只會贏過 83% 的人,因為你終究是個「受薪仔」。

2023 年台灣有 163 萬家企業,也就是 163 萬個「資本主」在台灣,他們可以透過釋出股權的方式來做交易,這些是受薪仔無法操控的項目。

然後放到 Sales / BD 的領域來說,以我們的職業角色能夠接觸到的交易對象,多半都是「打工皇 + 打工皇」,或是「明星打工皇 + 小/中資本主」的交易。要進到食物鏈頂層的大資本主的話,台灣僅有 1813 個上市櫃公司,也等於說有 1813 個擅長運用資本的大資本主。

無論我們變得有多強,終究有一塊綠洲難以參破,不僅僅是沒有生活交集,使用的語言、社交圈,以及生活型態都難以理解對方的真實心理模式。

他們多半的交易模式會是「(大)資本主 +(大)資本主」,以資本來做交易,使用另外一套遊戲規則,並且思考方向不一樣。一旦登報都會變成是我們學習商業模式的教材。(我也可能寫錯了,畢竟那不是我的世界,只能聽客戶們向我訴說新大陸有多大)

超越認知以外的事,如同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

人無法駕馭認知以外的金錢,同樣面對資本戰,我們也難以理解資本主毫無畏懼地投入大筆資金與瘋狂的野心,因為這一切已經遠遠超過我們認知以外的世界。

無論成為了什麼模樣,不斷地保持謙卑、持續對新知渴望,只有當認知提升到他人相信與你交易可以「槓桿」到更大的「價值」時,交易的機會才會來到你的眼前。

任何你認為可以輕易完成翻盤的「機會」,在找不到「等價的抵押品」的前提下,都是包著糖衣的毒藥。

作為長期價值投資派,我選擇:「堅持去做我認為有價值的事,並投入大量的時間堅定不移地滾雪球,無論是 10 年、20 年,還是 50 年,我始終堅定相信:『未來一定能夠得到我想要的結果』。」

別畏懼,別害怕,相信自己可以做到。

相信就有力量。

Sincerely,

Joyce

--

--

Joyce Yeh

興趣是料理,還在挑戰怎麼洗衣服,我不喜歡。正在寫一本書給乾兒子十年後看,叫做《當你相信任何事情》。